“我能在39岁的年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上,以观礼嘉宾的身份出现在天安门,我感到非常荣幸!”现任北京首钢党委巡察组巡察员、首钢团委副书记的马志伟说,“我相信到等新中国成立80年、90年、100年之际,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变化,顺应时代潮流,担负起时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应该做的。”
39岁的马志伟出生在河北省抚宁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9年7月,17岁的他技校毕业,以理论和切割实际操作两个第一名的成绩进入首钢秦皇岛中板厂,当上了一名成品火切工。不论在哪个岗位工作,只要扎实肯干,用心学、用心琢磨,就能把工作干好。抱着这样的信条,马志伟进厂后一个月的时间,就熟练掌握了手动切割和自动切割的全部工艺。2001年8月,马志伟又以理论和考评两个第一名的成绩走上了轧钢岗位。来到新岗位,马志伟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更换轧机除鳞罩又苦又累,现场温度四五十摄氏度,粉尘浓度也很高,戴着近视眼镜的他,刚钻进去镜片就被热气糊上。尽管这样,他还是坚持把活儿一丝不苟地干完。2005年的技术比武,他夺得了第一,成为厂里的技术尖子。2004年初到2008年,经他轧制的成千上万块钢坯没出现一块废品。
入厂7年,马志伟荣获首钢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入厂8年,他荣获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称号;入厂9年,他成为秦皇岛市“金牌工人”、河北省能工巧匠,并带领轧钢部调度乙班轧钢班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厂10年,他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秦皇岛市劳动模范、秦皇岛十大经济人物称号;2010年,他当选全国劳动模范;2012年,马志伟当选北京市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马志伟走出了不平凡的道路。
2017年7月,马志伟调到北京,加入首钢冬奥项目建设团队。“说心里话,我也是最近这两年才真正品味到长期异地工作人的不易。我家在秦皇岛,离开了奋斗18年的钢铁战线,也和妻女两地分居,现在每天是单位和宿舍两点一线。其实,首钢有一大批像我这样长期异地奔波的人。奔波固然辛苦,家庭也为此付出很多,但为了成就事业,我们无怨无悔!”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钢铁工人的工作苦、累、脏,但马志伟告诉记者,其实现在的钢铁厂已经不是大家传统印象中那样了。“目前首钢在曹妃甸的京唐钢铁公司被称为世界一流的钢铁‘梦工厂’,全都是自动化设备!
小到圆珠笔芯、易拉罐,大到冰箱、洗衣机,再到汽车、轮船、航天工程,遍布首钢钢材的身影。这次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联欢晚会节目中,现场展现了很多国家发展的成就。当看到航天发射塔架和大桥的桥影时,马志伟感到由衷地自豪,“这里面很多钢材都是首钢提供的,我感觉自己为祖国的发展尽了一份力!”
如今,马志伟所在的首钢园区重要任务是服务2022北京冬奥会。为了冬奥会,首钢北京园区老工业基地变成了全新的智慧园区,炼铁料仓成了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高炉成了博物馆,储煤车间成了国家冰上运动训练基地,空压站变成了酒店,凉水池成了景观湖……“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正在形成。马志伟热情地向所有人发出邀请——“新时代、新首钢,欢迎大家到新首钢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