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保监督、彻底淘汰地条钢等一系列措施陆续开始实施。以地条钢为例,“目前已经取消了地条钢1亿多吨的产能,这个数量是相当大的,整个钢铁行业产能才8亿吨,所以对行业绝对是一大利好。”丁辉介绍。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钢铁实现完全去产能1.15亿吨,超过了五年去产能1亿吨的底线,距离“十三五”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仅剩下几千万吨的规模。同时,上游铁矿石价格的高位回落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钢厂降低了原料成本。
当然,钢铁企业自身采取的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措施也不容忽视。比如丁辉所在的钢厂“甚至连复印文件都是正反两面复印,用完了再卖废纸,这些小事以前根本不在意,现在节省下来发现是好大一笔开支。”他说。
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有了钢铁企业的回暖。在丁辉看来,供给侧改革是基础,否则单靠企业自身的降成本,很难达到现在的成果。
能否持续?
从几年前的“不如白菜价”到现在吨钢利润几百元,这到底是价值回归还是泡沫?在我的钢铁资讯总监徐向春看来,这属于前者。
首先,从长期来看,现在的钢材价格水平(4000元/吨左右)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其次,虽然全行业的利润较之历史最好时期还要高,但行业的销售利润率5%并未达到历史最高时的约7%,一般认为,销售利润率的数据更理性客观一些;最后,即使在目前的情况下,“钢铁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也不及国家工业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所以未来还有上升空间。”徐向春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不过,历史上有过多次这样的情况,钢价一上涨、刚有点利润,就有钢厂开始想尽办法大量增产,然后再次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所以,现在的利好能持续多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前政策的延续性和落实情况。
其实,在钢铁行业里,去产能、打击地条钢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没有供给侧改革之前几乎是年年都在讨论,相关的政策文件也不少,只是因为执行力不够,落实不到位,所以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越限越多的情况。而这一次的供给侧改革在徐向春看来是动真格的了,“非常坚决,政策也很完善,检查督查也很到位,和过去不一样。”
未来政策的不放松已经初见端倪了。1月30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梳理薄弱环节,确保钢铁落后产能应去尽去,力争提前完成“十三五”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的上限目标,并提出了包括坚决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严禁新增钢铁产能等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