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20日电(吕金奎 康健)在小兴安岭的深处,来自甘肃平凉的王佳辉,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心里怀着铁路梦,从家乡“大西北”的山沟沟里走出来,投身到“大东北”的铁路事业中。他满怀着对铁路的喜爱和向往,在铁路桥隧一线努力工作。王佳辉靠着坚强的毅力在实践中摸索,在挫折里成长,书写着自己的青春篇章。
王佳辉,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平凉人,从小就听父辈们说过:走不出座座山,跨不过条条河,就永远憋在了这个“山疙瘩”。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的平凉农村破旧、落后,交通极为不便,坐车到市里总是要颠簸上七八个小时。求学的路虽然漫长但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知识的渴望。后来,随着铁路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一条条铁路修到了他的家乡。看着一列列“平凉山药”“平凉金果”等地方特产运出山沟,走上市场,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生活富了起来。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王佳辉对铁路充满了憧憬,“是铁路改变了家乡,我也要做一个铁路人”。
怀揣梦想,就要努力奔赴前行。2019年9月,勤奋好学的王佳辉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在孜孜求学的同时,一心上进的他还向学院党组织郑重递上了入党申请书。“学业与思想要同行并进”,王佳辉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2023年大学毕业,王佳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被誉为“新中国的铁路长子”的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
王佳辉有一颗献身铁路的初心,也始终怀揣着为铁路事业奋斗的梦想。憨厚的性格,黝黑的脸,“我长得就和铁路有缘”,王佳辉笑着说。入职后,他毅然选择了山高沟深的绥化工务段南岔路桥车间,扎根在小兴安岭腹地。来到车间后,段主管班子、车间干部专门为他列出了成长计划,指定技术业务精湛的高明当他的师傅,手把手教他桥涵日常养修知识。从此,他宿舍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
作为铁路“萌新”,他从零干起,不到半年,基础的养修工作他已熟练掌握,部分有技术含量的养修工作也可独立完成。他勤奋好学,抓准时机,在春融期间主动请缨,跟随桥隧检查工区现场学习各类桥隧检查工作,并掌握了检查作业中如何判定设备劣化等级、测定设备安全隐患、大数据等相关专业知识。工作之余,他还会学习修规、安规等理论知识,努力填充自己的专业空白,入职后第一次参加段组织的桥隧专业技能竞赛,他一鸣惊人,在8名参赛选手中,取得了理论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
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学会面对失败,才能激发迎难而上、奋发向前的动力。参加技能竞赛的第一天,王佳辉以95分暂列所有选手中的第一名,消息传回车间,同事们纷纷向他伸出了大拇指,远在甘肃的家人们也为他骄傲。可是第二天的实作桥梁人行道栏杆除锈的项目中,他仅得了82分,这样的成绩让他与奖牌无缘。参加工作后王佳辉第一次感受到了挫败,在挫折面前,有些人选择退缩,放弃,或者沉浸在消极情绪中。考虑到他的情绪,车间主任张茂义、车间书记陈建国面对面的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让他明白真正坚韧的人会选择在挫折中奔跑,身边的工友在帮助你成为一名优秀的桥隧工,车间干部在培养你将来可以独当一面,段领导希望看见你不断的成长。
“一定要为年轻人搭建舞台,帮助他们走到队伍的前面。”在备战集团公司即将举办的技能竞赛前,车间领导再次找到王佳辉,并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在大家的鼓励下,王佳辉和师傅一遍一遍地练习作业项目,补强自己的短板,通过努力和不断的学习,他重拾信心,早已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奋斗的生活没有坦途,工作的道路充满挑战。王佳辉深切感受到,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理论知识远不够满足铁路桥隧专业现场实际问题。为了迅速适应本职工作,必须兼顾各类新设备、新工艺的学习研究。
每天上班,他紧跟师傅跑现场。每一项养修任务都是最佳的学习机会。每每在现场接触到新任务时,他都会默默记录下来,反复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能解决什么问题,遇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就抓住一切时机和师傅探讨、向老职工请教,直到搞清楚、弄明白为止。
在日常养修工作中王佳辉善于钻研研,为车间出谋划策,他向车间大胆推荐在老家应用的西安斯派有限公司的高强聚合物砂浆材料,用于修补圬工桥涵设备会有很好的效果,推荐后,车间反复了解该公司的相关资料发现,利用这款砂浆混合该公司的另一款双组份液料用于修补桥涵设备,相比传统修补砂浆更坚硬、更牢固,车间将此项实验任务交给了王佳辉师徒二人,在反复几次调剂和实际操作后惊喜的发现,用该材料修补的圬工体十分坚硬,抡圆大锤砸在修补面上,混凝土实体破碎,修补面却完好无损,只浅浅地留下一个白点,最终得到了车间的认可,在车间广泛推广,完美地解决了地方车辆经过框构涵、圬工桥时造成的圬工体破损问题。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扎根最北铁路的西北小伙在日志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用简单成就不简单,用平凡书写不平凡,厚积方能薄发,奋斗的青春最壮美!”(完)